种鹅的饲养管理 |
编辑:wxbaie 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18-01-30 浏览次数:5845 |
1.雏鹅的饲养条件。雏鹅通常是指初生到28日龄的鹅,雏鹅具有体温调节能力差、消化吸收能力差和对疾病能力差等显著特点,针对这些特点,在生产中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,创造良好的饲养条件,是养好雏鹅的基本保障。
(1)温度。温度是雏鹅饲养的关键,雏鹅的羽毛稀而短,保温能力弱,且雏鹅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差,因此在育雏期内为雏鹅提供适宜的温度,对提高雏鹅的生长速度与成活率有重要的意义。
在育雏过程中,判断温度是否适宜,可从鹅群的表现看出:如育雏温度过低时,雏鹅互相拥挤成团,绒毛直立,躯体卷缩,发出“叽叽”的尖叫声,严重时造成大量的雏鹅被压死、踩死;温度过高时,雏鹅表现为张口呼吸,精神不振、食欲减退,频频饮水,并表现远离热源,往往分布于育雏舍的四周,特别是分布于门、窗附近;温度适宜时,雏鹅表现出活泼好动,呼吸平和,睡眠安静,食欲旺盛,均匀分布在育雏室内。在育雏过程中,育雏温度要平稳下降,不宜忽高忽低,变化过大。雏鹅适宜的育雏温度见表1。
(2)相对湿度。空气湿度对雏鹅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的影响。低温高湿,易引起雏鹅的感冒和下痢、打堆,增加残次鹅、僵鹅和死亡数。高温高湿,体热难以散发,造成食欲下降,抵抗力下降,同时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,以上均导致发病率的增加。由于雏鹅大多舍内饲养,其呼出的水汽很容易使舍内湿度过高,因此,育雏舍的门窗不宜长时间的关闭,要注意通风换气。室内喂水时要防止水溢出,应经常打扫卫生,保持舍内干燥。适宜的相对温度参见表1。 表1:鹅的适宜育雏温度与湿度
表1:鹅的适宜育雏温度与湿度
表1:鹅的适宜育雏温度与湿度
日期
| 温度(℃)
| 性对湿度(%)
| 1—5
| 27—28
| 60—65
| 6—10
| 25—26
| 60—65
| 11—15
| 22—24
| 65—70
| 16—20
| 20—22
| 65—70
| 20—28
| 16—20
| 65—70
|
日期
| 温度(℃)
| 性对湿度(%)
| 1—5
| 27—28
| 60—65
| 6—10
| 25—26
| 60—65
| 11—15
| 22—24
| 65—70
| 16—20
| 20—22
| 65—70
| 20—28
| 16—20
| 65—70
|
日期
| 温度(℃)
| 性对湿度(%)
| 1—5
| 27—28
| 60—65
| 6—10
| 25—26
| 60—65
| 11—15
| 22—24
| 65—70
| 16—20
| 20—22
| 65—70
| 20—28
| 16—20
| 65—70
|
(3)通气与阳光。育雏舍内应加强通风换气,及时排出舍内呼出的二氧化碳、水蒸汽、氨气等有害气体,以保证鹅的健康生长。一般控制在人进入育雏舍一段时间内,不感觉到闷气,没有刺眼与刺鼻的感觉即可。阳光能增强鹅的抵抗力,增进食欲,促进生长发育,且有助于骨骼的发育,如果天气较好,雏鹅从5~10日龄起,可逐渐增长舍外活动的时间,直接接触阳光,增强雏鹅的体质。
(4)适宜的饲养密度。雏鹅饲养密度过大,易导致舍内空气环境恶化,生长发育受阻,甚至出现啄羽现象。密度过小,则降低育雏舍的利用率。随着雏鹅的生长,要不断调整饲养密度。适宜的饲养密度见表2。
表2:雏鹅地面平养适宜的饲养密度(单位:只/平方米)
1周玲
| 2周玲
| 3周玲
| 4周玲
| 15—20
| 10—15
| 6—10
| 5—6
|
1周玲
| 2周玲
| 3周玲
| 4周玲
| 15—20
| 10—15
| 6—10
| 5—6
|
2.雏鹅的饲养管理
(1)育雏前的准备。育雏前对育雏舍进行全面的检查、维修与消毒,可用固体甲醛密闭熏蒸24小时,然后打开门窗通风。育雏用具如竹筐、料盆、饮水器等要事先清洗干净,晒干后备用。育雏前1~2天,准备好垫料与饲料,并进行育雏舍试温。
(2)雏鹅的选择。进雏时必须进行严格的选择,应选择出壳时间正常、健壮的雏鹅,即所谓的健雏:体重大小适中,群体整齐,脐部收缩良好,绒毛洁净而富有光泽,腹部柔软,抓在手中挣扎有力。
(3)雏鹅的加温方法。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主要采用自温育雏与加温育雏两种方法。
自温育雏:如果饲养鹅的数量较少,则可采用此法。方法如下:利用竹篾(或稻草)编成箩筐,内铺以垫草,将雏鹅放入其内,以利用自身发出的热量来保持育雏温度。通常在室温15℃以上时,可将1~5日龄的雏鹅白天放在柔软的垫草上,用30cm高的围栏围成直径1m左右的小栏,每栏养20~30羽,晚上放在育雏笼内。若室温低于15℃,除每日定时饲喂外,均放在育雏笼内。5日龄以后,视气温的变化逐渐缩短在育雏笼内的时间。在育雏期间如发现有打堆现象,要用手扒开,以防雏鹅窒息而死。
加温育雏:可在地面上饲养或在网上饲养。通常用煤炉加温的方法增加室温。用红外线灯或保姆伞提供育雏局部高温。此法一般用于规模较大的鹅场。
(4)雏鹅的饲养。①日粮配合:雏鹅的精饲料要求营养水平较高,粗蛋白达到16%以上。饲料配制参见表3。另外还需要饲喂嫩绿的青饲料。②开饮:雏鹅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称开饮,又叫潮口,最好在1~3日龄的雏鹅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电解多维,以增加雏鹅的抵抗力。雏鹅的饮水器最好使用小型饮水器(或用水盆、水盘),不宜太高,水深不超过1cm。对个别不会饮水者,要进行人工调教,将其喙按在水中饮水1~2次即可。③开食:第一次吃料称开食。雏鹅出壳后12~24小时内应让其采食。可将饲料洒在塑料布上或开食盘中。如果颗粒料,则应破碎再喂。喂料要少喂勤添,特别是最初几天,每天喂料次数达7~8次,以后饲喂次数逐渐减少,第二周,每天5~6次,其中夜间喂料2次。随着鹅的生长,可逐渐增加青绿饲料的投喂量。先喂精料,后喂青料,可防止雏鹅专挑青料。随着雏鹅放牧能力的增强,可适当增加放牧时间,减少饲喂次数。④雏鹅的分群饲养:出壳的雏鹅,应按其体质强、弱分群饲养。在育雏过程中,发现食欲不振、行动迟缓、体质较弱的鹅,要及时剔出,单独饲养,精心照顾。⑤适时放牧与放水:在3~7日龄开始放牧与放水,依季节而定。起初放牧与放水时间要短,以后逐渐延长放牧时间。
3.育成期的饲养 种鹅从第5周到产蛋之前为育成期。
(1)育成期的选择与淘汰。为培育出健壮、高产的种鹅,留作种用的鹅应经过3次选择,将体型大、生长快、符合品种特征的鹅留作种用,培育出高产的种鹅群。
第一次选择:在育期末期进行。选择的公鹅要求体重大,羽毛纯白或头顶有少量灰羽;母鹅要求中等体重,羽毛纯白或头顶有少量灰羽。公母比为1:2.5。
第二次选择:在70~80天进行。在第一次选择的基础上,淘汰生长速度慢、体型小以及有伤残的个体。
第三次选择:在150~180天进行。公鹅要求体大,健壮,身体匀称,雄性特征明显、胸部宽深、腿粗有力,两眼有神。母鹅要求体重中等,颈细长,头清秀,体型长而圆,臀部宽而丰满,两腿结实且间距宽。此时留种公母比为1:4。
(2)育成期的限制饲养。在种鹅育成期间,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对其进行限制饲养,其目的在于防止种鹅过肥,应使其具有适合产蛋的体况,做到适时性成熟,根据育成期的种鹅生理特点,一般分为生长阶段、控料阶段和恢复阶段,应根据每一阶段的特点,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,以提高其种用价值。
生长阶段:指育雏末期到120日龄这一时期。此期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,不宜过早地进行粗放饲养,应逐渐增加放牧的时间,同时逐渐减少精料的补饲量,逐步降低精料的营养水平。顺利过渡到控料阶段。
控料阶段:此阶段从120日龄到产蛋前50~60天,此期的控制饲养对提高种鹅产种蛋的数量与质量有重要的意义。一般可降低补饲饲料的营养水平,或同时减少饲喂量,如牧草丰富,也可不补精料。
恢复饲养阶段:经控制饲养的种鹅,在开产前60天左右进入恢复饲养阶段。此时种鹅体质较弱,应逐渐提高补饲日粮的营养水平。并增加喂料量和喂料次数。日粮蛋白质以13~15%为宜。经20天的饲养,种鹅可恢复控料前的体重水平,此时可进行强制换弱(人为地拔去主翼羽和副主翼羽),拔羽后要加强饲养管理,适当增加喂料量,使后备种母鹅整齐地进入产蛋期。公鹅拔羽应比母鹅早2周进行。
4.产蛋期的饲养管理
(1)产蛋前期 ①日粮配合:放牧种鹅要加强放牧,并逐渐增加补饲量。舍饲鹅群要注意日粮营养物质的平衡,配方参见表3。②补充光照:光照对种鹅的产蛋性能有重大的影响。对于开放式鹅舍,不同生长阶段要采取不同的光照方案。0~7日龄23~24小时/天;以后逐渐下降过渡到第4周时的自然光照;整个育成期采取自然光照。种鹅临开产前,用6周的时间逐渐增加每日光照时间,使种鹅的总光照时间达16~17小时/天,并一直维持到产蛋期结束。③鹅的配种:配种年龄:公鹅12月龄,母鹅8母龄,不宜过早。配种公母比例为1:4~5为宜。早晨和傍晚是种鹅交配的高潮时期,因此要充分利用早晨开棚放水和晚上放牧放水的时机,使母鹅获得配种机会。舍饲种鹅每天至少放水4次。种鹅的利用年限:种公鹅利用3年,种母鹅利用4~5年。④产蛋前可进行一次驱虫,母鹅要注射小鹅温疫苗。
(2)产蛋高峰期 ①日粮配合:参考配方见表3。产蛋期精料中蛋白质水平应增加到16~17%。产蛋期种鹅一般每天补饲3次,早、中、晚各补一次,补饲的总量控制在150~200克,补饲量是否恰当,可根据鹅粪情况来判断。如果鹅粪粗大、松软,呈线条状,轻拔分成几段,说明鹅采食青饲料多,消化正常,用料适合;如果粪便细小结实,断面呈颗粒,说明采食的青饲料较少,补饲量过多,易导致鹅体过肥,反而不利于产蛋的提高;如果鹅粪色浅而不成形,排出即散开,说明补饲量过少,营养物质跟不上,应增加补饲量。②应以舍饲为主,放牧为辅。③防止窝外蛋:大多数鹅在凌晨至上午10点产蛋,个别鹅在下午产蛋,因此,产蛋鹅在上午10时前不能外出放牧,应在鹅舍内补饲,等产蛋结束再放牧。母鹅有择窝产蛋的习惯,因此种鹅舍内应设有固定的产蛋窝。④抱窝的控制:皖西白鹅有很强的抱性,发现抱鹅时,就及时将其放于通风凉爽的地方,只给饮水,不喂料,几天后少喂些精料,其醒抱后一般可较快重新产蛋。也可试用激素类醒抱药物。⑤设法提高种蛋的受精率:淘汰有缺陷的公鹅,必要时可检查公鹅的精液品质;有择偶性的公鹅,应进行重新公母组配;青年公鹅配老年母鹅。 表3 种鹅的参考饲料配方(%) 玉米
| 稻谷
| 麦麸
| 米糠
| 菜籽饼
| 鱼粉
| 骨粉
| 食盐
| 40
| 15
| 19
| 10
| 11
| 3.7
| 1
| 0.3
|
表3 种鹅的参考饲料配方(%) 玉米
| 稻谷
| 麦麸
| 米糠
| 菜籽饼
| 鱼粉
| 骨粉
| 食盐
| 40
| 15
| 19
| 10
| 11
| 3.7
| 1
| 0.3
|
表3 种鹅的参考饲料配方(%) 玉米
| 稻谷
| 麦麸
| 米糠
| 菜籽饼
| 鱼粉
| 骨粉
| 食盐
| 40
| 15
| 19
| 10
| 11
| 3.7
| 1
| 0.3
|
5.休产期的饲养管理
(1)种鹅群的结构调整 种鹅的一个产蛋年结束后,要根据种鹅的产蛋能力及外貌特征进行选择与淘汰,使种鹅群保持合理的结构。一岁鹅占30%,二岁鹅占25%,三岁鹅占20%,四岁鹅占15%,五岁以上鹅占10%。
(2)放牧为主,适当补饲 补饲日粮与育成期日粮相似。
|
|
相关附件:无 |
下一篇:[17-11-30] 鹅肥肝市场前景 |
上一篇:[18-01-30] 鹅副粘病毒病的症状和病变,如何防治 |
|